参与研究的牛津大学学者艾伦说,上述两项研究应能驳斥气候变迁是没有受害人的犯罪的说法,显示极端天气状况确实会伤害人类。
五是加强环保人才与队伍建设。其中,蓝天行动、碧水行动、绿地行动、宁静行动四大行动解决了不少突出的环境问题。
直辖以来,全市投资生态环保约600亿元。一是严准入,从严控制新污染。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容量和自然禀赋,制定了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划定了特色工业园区等,以合理配置环境资源,减轻环境压力。点击五焦点关注十二五期间如何开展环保护工作关键思路提高环境意识,完善十二五环保规划实施机制,实现污染减排既巩固又发展记者:重庆市对十二五期间的环保工作有哪些设想?曹光辉: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关键阶段,也是重庆市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5年。那么,就您自身的相关工作经历和个人感受来说,您认为直辖以来,重庆市的环保工作思路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有哪些创新之举?曹光辉:重庆市地处长江三峡腹地,受周围高山阻挡,江水水汽不易扩散,加上工业企业每天排放的煤烟粉尘,这里的确是曾经雾霭沉沉。
七是农村环境保护工程。现任重庆市环保局局长、党组书记,主持重庆市环保局全面工作。二是圆满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点击二焦点关注近年来在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关键思路以四大行动为依托,扎实推进环保专项整治,并逐步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记者:近年来,重庆市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亮点?曹光辉:这几年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近年来,重庆市主动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主干线、大舞台,紧紧围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与发展双赢。这些点点滴滴的成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十几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一是健全综合决策机制。
环境保护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群众的健康和福祉。合理简政放权,提高工作效能。
目前,创模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八大系列工程:环保优化发展系列工程,空气质量达标系列工程,水环境质量达标系列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系列工程,企业环保达标系列工程,创模能力建设系列工程,城乡环境整治系列工程,公众满意度提升系列工程。重庆市着眼轻化结构,积极促进产业结构由重向轻转变,大力发展IT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其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推动清洁生产。然而,直辖以来,重庆市的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这是有目共睹的。
四大行动共历时5年,投入了500多亿元资金,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了环境保护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实现重点突破。出台环境准入政策,制定了《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重庆市电镀行业准入条件》等规范,以环境容量为资源,以污染物排放效率限值为准入条件,从产业政策、工艺规模、清洁生产、选址布局、污染防治、总量控制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制定了各地方工业项目的环境准入政策。五是加强环保人才与队伍建设。市政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论证和准备工作后,提前启动了次级河流综合整治、污染企业搬迁等关键性工程项目。
渝北、北碚先后创建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黔江等11个区县创建成为市级环境保护模范区县。2010年6月,在《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中,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被列入全市重点解决的10件民生大事,2010年11月被列入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
2010年重庆市主城空气质量满足优良的天数达到311天,与2005年相比增加45天,在全国重点城市的排名由41位上升到37位。三是强化工作推进机制。
这一系列工程包括了许多方面内容,如创模宣教工程、公众维权工程、示范创建工程等。森林覆盖率由不足24%增加到37%,主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1.6%增加到43%当科学家将检测报告递交给当地一位官员时,这位官员却说:这个情况确实非常严重。《中国经济周刊》报道,曾有一位科学家受邀到某地检测土地重金属污染情况,发现这块全国著名的粮食主产区污染情况十分严重。但是,我们目前无力治理,所以请不要告诉任何人我看过这份报告当科学家将检测报告递交给当地一位官员时,这位官员却说:这个情况确实非常严重。
《中国经济周刊》报道,曾有一位科学家受邀到某地检测土地重金属污染情况,发现这块全国著名的粮食主产区污染情况十分严重。但是,我们目前无力治理,所以请不要告诉任何人我看过这份报告
上世纪90年代起,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面开展了整顿和治理工作,所有锡矿工人都要戴上防毒面具下井。就在前几年,这位科学家受邀到某地检测土地重金属污染情况,实验结果出来后,科学家大为震惊,因为这块全国著名的粮食主产区污染情况已经严重到令人咂舌。
阿月的姐姐身上有淡淡的毒斑,村里的很多年轻人都瘦弱无力,经常生病阿月的家里原来有十二亩地,种烟叶和柿子树,每年能有上万元的收入。截至2008年,我国至少有116.7万吨的砷被遗留在环境中,这就相当于百万吨的砒霜被散落在旷野中,任雨水冲刷,注入河流,渗进土壤于是,这片因锡而富裕的土地也在因砷而痛苦。
但据科研学者介绍,按照调查论文中所提及的污染区域计算,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至少需要百亿投资和十年以上的恢复周期。[page]洪水冲垮了上游废弃的尾砂坝,导致下游万余亩农田有害元素最高超标246倍,农作物基本绝收,临近的刁江100多公里河段鱼虾绝迹,沿河地区全部污染。据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消息,2010年,国家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重要工程立项,并于6月投资4.6亿元建设基础设施,9月获得国家环保部专项治理资金的支持,湘江再见清水指日可待。国土资源部曾公开表示,中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遭到重金属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除了云南、广西,还有湖南、四川、贵州等重金属主产区,很多矿区周围都已经形成了日渐扩散的重金属污染土地。阿月的三个伯伯也是老矿工,因同样的病症已先后去世,阿月的爸爸后来离开了锡矿,可是已经染上了严重的砷中毒,连劈柴的力气都没有,好在后来学了点手艺活,以维持生计。
这片曾经富饶的土地已经无法耕作,农民们没了生路,水和菜都要到几百里外的镇上买,入不敷出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背井离乡。云南个旧被称作锡都,占地1587平方公里,人口45.33万,锡的保有储量为90多万吨,占全国锡储量的三分之一,全球锡储量的六分之一。
课题研究组还做了农作物重金属含量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从衡阳到长沙段的湘江中下游沿岸,蔬菜中的砷、镉、镍、铅含量与国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比较,超标率分别为95.8%、68.8%、10.4%和95.8%。阿月的哥哥视力很差,太阳下山了就看不清东西。
那么,这些污染重灾区的粮食是否流入市场,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呢?2010年11月,记者致电湖南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接线人员称,粮食重金属含量检测对设备和技术人员的要求都极高,目前国内能做出权威检测的机构很少,他们目前还没有相关检测项目,因此不能表态。当地人认为,锡是神灵赐予他们的珍宝。在这里,所有的人都与锡紧密相关。2008年,湘江中下游农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调查实验结果全部出炉,但是仅作为科研成果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并未能在社会上公开以得到足够的重视。
记者问阿月,毕业了会回家乡工作吗?阿月沉默了很久,小声说:我也不知道。掩盖 曾有一位从事土地污染研究多年的科学家告诉了记者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直到2004年,仍有60%的农田寸草不生,成为荒漠,刁江下游的河池市长老乡多年来报名应征入伍的青年,竟没有一个能通过体检关。而这些粮食足以每年多养活4000多万人,同样,如果这些粮食流入市场,后果将不堪设想。
妈妈原来最爱吃柿子,我这辈子都不会吃柿子了。根据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的公开论文资料显示,在我国,砷作为锡的伴生矿由于利用价值不高,70%以上都成了被废弃的尾矿。